各会员单位: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按照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面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员单位开展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选树一批扎根就业一线、创新服务模式、取得突出成效的个人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促进校际经验互通,提升高校就业育人实效,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征集范围
本次活动限协会会员单位申报。
个人典型:高校负责就业创业工作的学校或二级学院领导、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双创学院工作人员、院系辅导员、校企合作专员等,连续从事就业工作2年及以上(特别优秀者条件可适当放宽)。
集体典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
三、申报条件
(一)个人典型
政治立场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政治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励毕业生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西部地区、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
能力素质过硬:近3年主持省级以上就业创业相关课题,或在核心期刊发表就业创业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化解企业违约、群体纠纷等就业危机事件,形成标准化工作预案;所授就业创业相关课程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
工作实绩突出:近2年所负责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水平;困难群体全员就业、人岗匹配度高;年均走访用人单位不少于50家,促成校企合作项目不少于2项。
创新成果显著:开发特色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运用数字化工具如智能匹配平台、就业大数据分析系统、人工智能应用等提升服务效能,形成可推广经验。
(二)集体典型
机制建设完善:建立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设立动态监测平台及就业质量年报制度,近3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列。
服务成效显著:党委书记、校长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访企拓岗”“访县拓岗”“访园拓岗”年均100家以上;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30场,合作企业库动态保持在800家以上;毕业生实习转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服务模式创新:开发并推广数字化工具,如人工智能辅助的就业指导系统,简历诊断系统,构建大数据就业分析模型。构建就业创业服务链延伸体系,为已就业毕业生提供职业发展跟踪服务,包括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职业转型指导和心理健康支持等。
示范效应突出:就业育人工作形成特色品牌,获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或推广。
四、申报程序
(一)学校推荐。各会员单位按自愿申报原则在校内择优推荐。本次活动实行限额申报,个人典型案例每校限推荐3项。
(二)专家评审。对符合申报要求的案例,协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在专家意见基础上,确定拟入选案例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后发布。
(三)宣传展示。为发挥入围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协会将举办专项交流研讨活动对典型案例进行展览展示,并择优在相关媒体和平台进行发布。
五、成果推广
协会编印《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集》,面向会员单位和会议代表发放;
协会官方网站和公众号专栏报道,联合媒体开设专栏,择优报道;
入选教师优先纳入“协会就业育人师资库”,优先参与协会课题申报、政策调研和教材编写等工作;
有机会受邀在“第三届高校辅导员、就业处长论坛”专题分享;
有机会参与协会组织的考察学习,促进校际经验互通、资源整合。
六、工作要求
1.各推荐单位要严格把控程序,确保推荐人选和推荐材料可靠、客观真实;
2.请于7月27日前将推荐申报书(word版和学校盖章的PDF扫描版)和作证材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dx@chinaafse.cn,压缩包文件和邮件标题为“典型案例申报+单位名称”;
3.佐证材料。凡推荐报名表和事迹材料中提及的推荐人选获得的荣誉和取得的各类成果均需提供佐证材料;
4.申报案例数字在3000字左右;
5.联系方式:
协会秘书处 崔娟 010-84971933 13126633567
附件:
1.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个人)推荐申报书
2.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集体)推荐申报书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
2025年5月14日